此之木

章7习惯:818我们和老外彼此嫌弃的那些习惯(下)

盘点一下那些让老外看不惯的习惯:

  • 只知道买买买

这些年,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,很多人喜欢抱团出国游。旅游就少不了购物,很多大爷大妈在景点儿也就象征性地拍拍照,纪念“到此一游”,其实去了哪,看了什么,一问嘛也不知道。

要大巴一开到商场或者奥特莱斯,这些大爷大妈一下子就精神抖擞,双眼冒光搞得好像购物点儿才是旅游的景点似得。他们挨家挨家地溜,而且只去品牌店,出来大包小包的,一个行李箱都装不下。

外国导购都被这些大爷大妈来势汹汹的气势镇住了。有些高档品牌店实在看不下去了,觉得中国的大爷大妈扰乱市场,没有大牌的气质,非要装逼,把人家的高端品牌弄得跟搞批发的低档品似得。没办法,为了保住品牌的面子,只好规定每人限购最多两件商品。

我父母来美国,带他们去溜溜纽约的中央公园,世贸大厦,华尔街这些经典景点儿,人家走一会儿就嫌累。到了商场,好么,就跟脱缰的野马,拉都拉不住,连续不停地走一天都不是事儿!

一大早就去Century 21买了一轮,吃完午饭又回去买一轮。买完三大包,又到商场里逛了大半天,买了一堆。这才到美国几天呀,就买了这么多!从早上留到晚上,连口气都没喘。当晚,我就去医院生娃了。。这娃就是被他们俩给溜出来的。

等快回去之前,正好赶上美国的黑五,他们又血拼了好几天,买了一堆有的没的的衣服、鞋子、营养品,箱子都塞得满满的。

婆婆来美国也是喜欢购物,隔三差五地去逛逛梅西和Century 21,买点儿东西回来。店里买不到的,就让我老公帮着在网上买。本来带了一个箱子,回去的时候因买的东西太多,又拿了个行李箱装才装下。

我老公嫌他妈买得太多,购物欲太旺。见识过我自己爹妈的购物力后,我反倒觉得婆婆买的都不算什么。婆婆大老远来美国照顾我和宝宝不容易,每天给我做好吃的,帮忙给娃洗衣服,这么辛苦没有一句怨言,对我是真心的体贴和爱。我也不知道能做些什么报答她,如果购物能让她感到开心和满足,那也不错。

我们这一代的同龄人一般都只逛不买。美国的衣服款式感觉只适合外国人,亚洲人的体型挑不起来,而且好的衣服太贵,便宜的衣服质量又不好,所以挑来挑去都挑不到价格适中,款式又合适的衣服。

有个宝妈那天跟我吐槽:“我婆婆拿着100多美金的衣服说美国的衣服太便宜。哎,她们这个年龄阶段的人不剩别的,只剩下钱了。”

前段时间去拉斯维加斯看周杰伦地表最强演唱会。除此之外,拉斯维加斯没啥逛得,除了逛酒店,就是逛商店,晚上去赌场或看看演出。为了方便中国游客购物,很多商店甚至连星巴克都支持微信和支付宝支付。

拉斯维加斯商店里奢侈品店多,年轻人一般买不起,买得起的都是有钱的大爷大妈。我买咖啡的时候,无意间听到后面的一个歪果仁和另一个歪果仁吐槽:“The only thing can make Chinese happy is buy buy buy。”我差点儿没晕过去。。

  • 张口闭口就是:“你挣多少”

前两年,我和老公参加朋友的婚礼。新郎的父母就和我们聊天,那个阿姨聊着聊着就挨个问我们一年挣多少。我们不愿意说,就打个马虎眼。但阿姨却不依不饶,非要问出个数来。为了表态,她先把自己儿子一年挣多少,奖金多少爆出来。我们赶紧求饶说:“阿姨,我们都没您儿子挣得多,快饶了我们吧。”

毕业的时候,我朋友的父母来参加毕业典礼,就请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吃饭,其中还有两个美国人。叔叔阿姨点了一大桌子菜,边吃边“关心”我们就业,挨个审我们:“有没有找到工作啊?一个月给多少钱啊?”还特地让她闺女把问题翻译给老外听。。弄得那两个美国人超级不自在。

在美国,最忌讳问挣多少。挣多少是人家的隐私,跟你有什么关系?如果你够聪明的话,问下人家从事的行业或职位,也能猜出个大概吧,何必把人家逼到绝路呢。

  • 花园种菜或晒衣服

在西雅图住在毛奶奶家那会儿,夏天吃完饭我就喜欢到家门口的一个小公园走走消化消化神儿。公园成长方形,四周都是独门独户住宅区。

一天,我走着走着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。走在公园东侧,那一排住的都是美国人,院子里种的都是各种花花草草,院子打理得就跟个小花园一样赏心悦目。

等我逛到公园西侧,场景就大不一样了。那一排的院子里种的都是小葱、黄瓜、萝卜白菜,有的还种大棚蔬菜。院子里时不时飘来一股刺鼻的肥料味,让人无法消受啊。甭说,一看就是中国人的风格。

有些中国人的院子光秃秃的,不种菜也不种花,专门晒被子晒衣服。自己搭了各种晒衣架子,弄得还挺有层次感。周围的外国邻居看到这样“彩旗飘”的场景,都表示不理解:家里的烘干机为啥不用呢?把衣服晒在外面,尘土落在衣服上,不白洗了?

  • 做菜太随意

我有时候会看一些美国的厨艺节目。每次人家歪国厨师做菜,桌子上就会摆出一排量具,各种量杯,各种勺子,各种碗,反正每个厨具都有刻度。他们做饭放调料的时候,会用相应的勺子取出精准刻度的调料。

人家的旁边一般都是:“鸡精5g,盐10g,胡椒粉5g,牛奶6盎司。。。”反正所有的食材加调料都会测量个精准的刻度。

哪像国内的一些厨艺节目,大厨拿着大汤勺豪迈地从油桶里捞出一勺油浇在大锅里,炒菜时,再用大勺子舀半勺的酱油,掂一掂分量,再浇进锅里,反正所有的调料都出于同一个勺。

我们的旁边则是:“油适量、盐适量、胡椒适量、酱油少许,糖少许。。。”所以适量和少许到底是什么概念?没概念,全靠目测,凭着自己的感觉走呗。

我有个外国同事老和我吐槽:“每回去同一家餐馆点同一道菜,味道都不一样,不是咸了就是齁咸。你们厨师做饭怎么这么不靠谱呢?”

我听了又气又乐,虽然他说的貌似很有道理,但我必须为自己人说句“公道”话:“你懂个屁!我们厨师做饭讲究出神入化,你们老外达不到我们的境界!”

  • 喝开水

上一篇我提到中国人最受不了老外喝冰水嚼冰块了,这样太伤身。人家老外同样也瞧不惯我们成天喝热水。

刚来美国,一到餐馆,就先找服务员来杯热水(hot water),服务员每次都一脸无奈地表示:“亲,没有。不过我们卖热茶,你想要可以来一杯。”额。。呵呵,有热茶没热水?

所以,我一般喜欢去中餐馆。那里的服务员一般上来就给客人沏壶茶,跟外国馆子比起来显得特别周到,特别懂我们。

外国人不明白为什么要喝开水?不怕烫嘴么?

我们就跟他们解释那种刚烧开的沸水我们也不敢喝,我们喜欢喝温热的水,这样对胃口好,喝着舒服。而且,在我们看来煮沸的水才卫生。

算了,说得再多你们老外也不懂,我们就别互相挑剔了,乐乐呵呵滴喝自己的水吧。

  • 太在乎成绩

成绩,可以说是中国家长衡量一个孩子是否是“有前途的孩子”的唯一标准。

从小学到高中,我的成绩就不好,经常把爸妈气得背过气去。因为成绩不好,我也老挨打挨骂。他们觉得不打不骂,我就不长记性。我就纳了闷了,长了记性又如何?下回考试又不出重复的题,照样考不好啊。

每次开完家长会,我爸妈就会按惯例拿我的成绩和其他同学的比。”你看看你同桌考的分,再看看你考的分,说出来都丢人!你们都在同一个课堂听同一个老师讲课,怎么成绩悬殊这么大?你自己好好检讨检讨!”

哎。。又是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。成绩越高越给父母长脸,每个父母都希望养一个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觉得自己的孩子成绩差丢人。

在美国的亚洲父母也非常看重孩子的成绩和排名。要求孩子考试得A,有的得A减都会被家长念。还好美国学校考试不排名,否则那些孩子们不得被家长逼疯啊!

美剧“Fresh off the boat”里的中国虎妈Jessica就对孩子的成绩要求格外苛刻。为了让孩子成绩出色,她每天都“陪伴”孩子们做课外作业。

大儿子成绩得了B,Jessica觉得太低了,就认为大儿子没有用心读书,让他关禁闭。而邻居的孩子(美国人)考了C减,家长开派对庆祝。同样是父母,怎么娃得到的待遇这么悬殊啊!

要说美国家长真的不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么?也不是。他们和中国家长同样在乎孩子的学习,但他们不会把成绩当做衡量孩子是否出色的唯一标准。他们觉得成绩好坏只是暂时的,是可以靠努力改变的。

相比成绩,他们更关心孩子是否快乐,身心是否健康,品行是否端正,是否有爱心,是否有足够的责任感,是否有勇气面对各种挑战,以及是否懂得遵守规则。

在国内,只要孩子的成绩好,家长才不管你是靠什么得来的呢。作弊在很多家长眼中都不是什么事儿,顶多说两句就完。可在国外,如果孩子被家长发现作弊,是要被重罚的。美国家长宁可孩子挂课,也绝不能容忍孩子作弊。

也许中国和美国的教育体制不同,导致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同。比如国内一年只有一次高考,为了上大学,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考生挤破头皮去走这个独木桥。

而在美国,每年能高考好几次,不限年龄,不限学历,你想什么时候考都可以。第一次考砸了,过几个月还能继续考。如果实在考不上重点大学,可以先上college,学两年后再转到大学也是很普遍的选择。

我真的觉得中国的孩子活得太累,为了成绩,为了给父母长脸,失去了太多太多的本应该享受的快乐,也失去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动力。

不说了。。说多了都是泪。。


评论(1)
热度(8)

喜欢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
我的主博客:
http://chunxuchai.wordpress.com

我的美食博客:
http://weekendfoodieblog.wordpress.com

© 此之木 | Powered by LOFTER